在初期人口的成长,最大收益是鎚子和科研。

鎚子看似容易,但其实是非常严苛的一种产出。每一根鎚子都值得斤斤计较,这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产出。初接触文明的玩家会发现,一座城市坐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周边的树都砍了种田,人口撑到2x。有工坊有工厂,但随便敲个单位、建筑的动不动要二三十回合,更不用说奇蹟、国立了。鎚子这种东西,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是靠著基建就可以凭空撑起来的。反之,倘若有基本的鎚子产出,经过工坊等基建来增幅,就能够大幅加速产能。这也自主左一和探索左一那看似少少几根的鎚子让许多玩家垂涎的缘故…

在首都,宫殿本身会提供3鎚。因此首都若是坐丘陵2鎚,5根鎚子鎚侦察兵(25鎚)要5回合。若是坐在1鎚的地形,4根鎚子鎚侦查兵就要7回合,相信这也已经是许多玩家习以为常的数值。

分城就没有这3鎚的优待。当玩家的移民施施然走到开城地点,一屁股坐下去,开始鎚基建的时候。发现首都只要个位数完成的纪念碑,竟然要40回合才鎚得完,当场傻眼。这是由于分城坐在1鎚产出的地块,而1人口自动会选在高粮的位置工作。1鎚的产出,纪念碑40鎚少一根都不行。

这时候玩家可以考虑,人口是否要先涨?涨一点人口直接的收益是1科研,而且多一个人在地块上面工作。但代价是1红脸,值不值得?还是先让其他产出比较高的城市来涨?

此时自主那1鎚的重要性就展现出来了。原本1鎚要鎚40回合的弓兵(40鎚)加了那1鎚之后只要20回合,2鎚要鎚20回合的只要14回合,看上去就赏心悦目…这也是自主和传统往往令人纠结的所在。

在笑脸吃紧赶著铺城的时期,1人口的城市多半还是建议锁住。放在2鎚的丘陵上,或是其他奖励资源产出较高的位置上,先让城市鎚出需要的东西。当然,也可以考虑鎚粮仓,让城市自产2粮(需要1金维护),靠自产粮来生人口…

地块扩张的文化也是一种有就有,没有就没有的存在。传统前四城(包含首都),靠中一送的四个免费纪念碑(当然也可以自己鎚,不过现在除了UB很少有自带+2以上文化的了。再说要走完传统的话,中一很难拖到后面开…),加上传统开门城市自带加速扩张地块。超过四城以上,就等于只有开门效果的白板了。若是没有记念碑或任何加文化的产出,地块就永远不会扩张。

而自主则是开门效果每座城市自带+1文化。如果没有其他文化产出,就只会靠这个1文化慢慢扩张(首都自带1文化所以会有+2)。正常地块扩张速度下,自主开门+1和记念碑+2,往往需要很多回合…

荣誉的文化来源可以从右二的驻军获得+2文化和+1快乐(城市)。虔信则是本身不带任何粮、鎚、文化效果(有大庙加钱的左二…),需要靠宗教来扶持。

其他关于远古四政策的基本思路就留待后面再论述了。